吾名
|
2019-06-18
|
穿越3條斷層破碎帶 12次穿越不同地層
貴州“第一長隧”桐梓隧道施工進入高瓦斯地帶
重遵擴容T8標未雨綢繆 一批“四新”技術蓄勢以待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聶毅 通訊員 程萍 陳志強
應急演練 百煉成鋼
2019年6月5日10時,遵義桐梓縣境內的桐梓隧道右洞掌子面在掘進過程中,監控中心發現掘進工作面發生瓦斯超限,掌子面附近濃度達到1.5%,回風瓦斯濃度達到0.5%,瓦斯傳感器發出聲光報警,區域內人員聽到警報聲起,立即佩戴自救器往隧道外撤離,但有一名工人被困洞內,一場應急處置“生死營救”行動以迅雷之勢拉開。
這不是真實發生的事故險情,而是一場未雨綢繆的救援大練兵。演練由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和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承辦,中交一公局集團重遵擴容T8項目經理部和貴州路通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聯合協辦。
演練還未開始,一場大雨傾盆而至。“如果真的險情就發生在大雨來襲之際,救援和應急處置難道就要終止嗎?絕不!”訓練有素的9個方陣勇敢地接受著暴風雨及險情預警的雙重考驗。
險情就是命令,擔任指揮長的中交一公局集團重遵擴容T8標項目部經理楊輝鎮定自若,鏗鏘發令,各隊迅速作出反應,兵分幾路,清點人數、拉響防空警報、洞口和安檢室完成警戒;遵義市應急救援隊接到請求支援已經在路上,120急救電話到達桐梓縣醫院立即派車前往現場救護。
短短8分鐘,現場指揮中心成立。啟動備用通風設備,緊急搶險組先進入隧道內搜救被困人員;洞口外30米范圍內形成隔離;有輕微瓦斯“中毒”現象的被困人員被送往醫院;10:26分,監控中心屏幕上顯示洞內瓦斯濃度已達3.5%,即將達到瓦斯爆炸界限,情況十分緊急,警戒保衛組將警戒線擴大到洞口外50米,等待專業救援隊支援。10:27分,救援大隊在暴雨中抵達現場,與已待命的技術方案組會商應急搶險方案。10:35分,應急救援隊進入洞內發現二襯臺車與掛布臺車附近風帶受折影響通風,立即對打折風筒進行梳理。10:40分,監控中心顯示洞內瓦斯濃度下降到0.04%,氣體濃度呈穩定狀態,符合解除應急響應條件。
無畏風雨阻,臨陣更威武。40分鐘的“戰斗”,隧道施工地回歸安全狀態。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演練指導單位貴州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局局長楊黔江在演練結束后作出點評:練是為了戰,百煉不斷,必成鋼。這次演練的科目貼近實戰,從監測預警、緊急撤離、信息報送、先期處置、應急響應、協作配合、應急搶險、醫療救護,完整再現了事故處置的全過程,完全模擬現實應急狀態下進行,接近真實環境,是具有實戰意義的一次演練。通過應急演練,提高了隧道瓦斯超限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也檢驗了應對救援的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力量;同時增強了施工人員對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度、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應對災害能力。特別是在磨合機制上,進一步明確了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職責任務和工作高配合度。
地質條件諸多不良 嚴格施工化解高風險
重遵擴容工程是蘭州至??趪腋咚俟分貞c至遵義段,全線長約119公里。桐梓隧道是重遵擴容工程最長的一座隧道,也是貴州省內第一長隧道。
隧道起于桐梓縣楚米鎮,止于馬鬃鄉,全長10.497公里(單洞3車道),為分離式特長隧道,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隧道建成后,將使楚米至馬鬃鄉兩地原本需要沿山路盤旋近1小時省道303的車程大大縮短到僅需7分鐘。洞穿兩地提高了通行速率,更將打通帶動兩地產業發展、助推精準扶貧的未來之路。
一幅美好的鄉村振興和地方經濟發展藍圖躍然紙上,值得期待。而促成藍圖美景的過程卻是艱難曲折的,這其中凝練著廣大交通建設者的匠心與專注。
重遵擴容T8標項目總工程師熊成宇告訴記者,中交一公局承擔桐梓隧道出口端4.5公里施工任務。作為全線控制性工程,桐梓隧道施工任務相當艱巨,整條隧道地質復雜,將穿越3條斷層破碎帶,12次穿越不同地層,具有突水、突泥、溶洞、暗河、瓦斯、高地應力等不良地質高風險特點。根據探測,隧道瓦斯涌出量最高可達17.36~26.44m3/min。
由于隧道施工穿越3條斷層帶及向斜核部,設計涌水量很大,據估算,每天要排出的水相當于十幾萬人口的日均用水量;隧道埋深局部達630米,存在高地應力施工難度;施工區下游是水源保護區,環保要求高。此外,桐梓隧道為六車道大斷面特長隧道,施工合同工期僅為41個月,單洞綜合進度指標高,這在國內同類隧道施工尚屬前列。
攻堅克難,迎難而上。
貴州高速公路集團、重遵擴容項目辦、中交一公局重遵擴容項目T8標項目經理部、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貴州陸通工程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成立隧道施工跟班調研小組,聚合力量解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質量通病。
經過全面判研,一整套四新技術的施工方案落定,所有的準備已蓄勢以待,以期早日打造出即將被冠以“貴州第一長隧”的這條品質之隧。
記者6月5日在隧道工區右洞看到,現場主管隨同瓦檢員利用光干涉瓦檢儀進行瓦斯濃度的檢測,檢測濃度為0.02%,符合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環境值。結束檢測后,隧道內各工序才可以開始,開挖班9名作業人員在班前教育講話完成后,開始從安檢室經過安檢人員檢查,再通過人臉識別系統通過門禁后進入隧道作業。
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針對瓦斯隧道特殊風險,隧道洞內電氣設備全部采用礦用防爆型,作業機械、車輛進行防爆改裝。洞內安裝了高清視頻監控,設有瓦斯自動監測系統和獨立集成化監控中心,可以實時反映隧道內瓦斯監測情況,超限將自動聲光報警并實現瓦電閉鎖。
桐梓隧道項目專注“專業化、標準化、數字化、精細化”四大心法精準發力,練好管理內功,傾力將桐梓隧道打造成國內長大公路隧道施工示范工程,重遵擴容T8標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楊輝如是說。
精細化管理精準高效,他表示項目將嚴格按照施工過程精細化、施工班組精細化管理,堅持“工程質量零容忍”制度,精準每級工作要點、重點,明確質量標準和工作要求。
工藝力求創新 匠心鑄就品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重遵擴容T8標項目自2018年9月開工以來,就成為了隧道施工中新設備、新技術運用的“工場”。
三臂鑿巖臺車、C6XP多功能地質鉆機、智能鋼筋焊網機械人等7種先進設備悉數亮相,成為桐梓隧道攻克施工難關、實現機械化智能化建設的“神兵利器”。BIM、聚能水壓爆破等新技術紛紛登場;石籠路基軟基施工等新工藝創新頻出。
“諸多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及新材料的應用,這在全國高速公路建設領域也不多見,項目擬推行‘四新技術’14項,目前已申請發明專利3項,這些隧道建設的‘上乘武功’不但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也助推了桐梓隧道高品質建設?!毙艹捎钕蛴浾呓庾x了這些新設備與傳統設備相比呈現出的高效能。
三臂鑿巖臺車,只需要通過一個人就可以操作3條機械臂,運用電腦控制13米的長臂,定位精準。比較起傳統的人工鉆孔5米需3小時,鑿巖臺超前地質探孔30米僅需要一個半小時。C6XP多功能地質鉆機,能在5小時之內完成最大鉆孔深度150米,同時具有自動掃描成像功能,可對未開挖隧道提前探測,超前預報前方地質情況,讓隧道施工處于可預知環境下,極大降低突發不良地質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隧道初支采用濕噴機械手對隧道進行噴砼施工,施工質量好、噴射速度快、施工效率高、回彈率低、人員勞動強度低,同時可大大降低粉塵對工人健康的危害。
智能鋼筋焊網機器人,生產效率是人工的3倍以上,有封閉的獨立工作站,操作人員在工作站之外能夠完成焊接工作,工人健康得到很好的保護。
全自動二襯自動布料澆筑臺車的運用,不用人工拆管、換管、清洗、接管和固定,僅需一名操作人員輕松操控即可實現泵送接口不同位置的變換,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有效解決二襯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易出現人字坡、冷縫等質量通病。
除了擁有一批新設備、新施工工藝外,T8標通過專家隊伍實地勘察和系列推論,目前已創新和設定了14項科技創新技術,將隨著隧道的施工推進逐步應用。例如瓦斯隧道自動監測預警系統應用、特長隧道溝槽整體澆筑技術、聚能水壓光面爆破技術應用、雙螺旋風管在高瓦斯隧道通風中的應用等等。
專家訪談:
提升工程質量 確保安全施工
李英俊(中交一公局集團副總經理):隨著中交一公局集團公司規模不斷擴大,新難險工程急劇增加,例如高墩大跨橋梁、長大隧道工程、單洞長度超過10000m的隧道,這些都要求我們一定要切實增強安全生產風險意識,以工程治理和施工現場為重點,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以問題為導向,盯問題、強治理、補短板,采取有力措施,保證安全責任、投入、培訓、管理、應急救援“五到位”。
覃杰(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重遵項目有4條在建的瓦斯隧道,涉及5個標段,承建的各標段務必要加強應急管理,做好日常安全防范監管工作,對照瓦斯隧道規范標準要求,做好排查,防患于未然。
楊黔江(貴州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局局長):為推動全省隧道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建設,貴州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局將繼續落實責任追究,健全質量責任體系;強化監督手段,規范從業各方行為,從單一的工程實體技術監督模式向以監督服務貫穿始終,以技術手段為支撐,以行政執法為主要特征的監督執法模式的轉變;依托大數據平臺,構建質量智慧體系,搭建高速公路質量管理智能化平臺。同時,繼續把示范活動常態化,通過樣板引路推品質。
知識小貼士:
瓦斯隧道施工主要危害是瓦斯,煤層瓦斯性質主要是甲烷,甲烷是無色、無味、無嗅的氣體;具有強擴散性,遇火源時有燃燒和爆炸性,可使人窒息、昏迷,有死亡危險。因此,瓦斯隧道瓦斯管控極為重要,必須強化過程管控,踐行安全標準化建設。